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倍捻机工作流程

  倍捻机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纱线喂入→加捻→卷绕成型三大核心环节,通过机械和自动化控制实现高效、均匀的纱线加捻。以下是详细流程及关键步骤说明:

  一、工作流程分解

  1.纱线喂入(Feed-in)

  筒子架放置:

  将原料纱线筒(单根或多根)放置在筒子架上,确保纱线张力均匀。

  张力控制:

  纱线通过张力器(磁阻尼或机械式)调整张力,防止过松(导致捻度不均)或过紧(导致断头)。

  导纱装置引导:

  纱线经过导纱钩、导纱瓷眼等装置,确保路径稳定进入加捻区。

  2.加捻过程(Twisting)

  倍捻机的核心特点是“一旋转完成两次加捻”,具体流程如下:

  第一次加捻(锭子旋转):

  纱线从锭子上端进入,随锭子高速旋转(转速通常8000~15000 rpm),在锭子下方形成第一个捻回。

  第二次加捻(气圈形成):

  纱线绕过锭子底部的储纱盘后向上返回,在锭子旋转的带动下形成“气圈”(纱线高速旋转形成的环形轨迹),完成第二次加捻。

  注:两次加捻方向相同,总捻度=锭子转速×2/纱线输出速度。

  3.卷绕成型(Winding)

  导纱机构:

  加捻后的纱线通过往复式导纱器,均匀卷绕到筒管上。

  卷绕张力控制:

  通过气压或机械装置保持卷绕张力恒定,确保纱筒成型紧密、无松塌。

  成品纱筒输出:

  满筒后自动切换至备用筒管,或由人工更换。

  二、特殊工艺类型的工作流程差异

  1.直捻与倍捻:

  直捻机:锭子旋转一次仅完成一次加捻,效率较低,适合低捻度纱线。

  倍捻机:一旋转两次加捻,效率翻倍,适合高捻度或特种纱线。

  2.花式纱生产:

  需配合附加装置(如断丝器、包覆装置),在加捻过程中引入不同颜色或材质的辅助纱线。

  3.自动化控制:

  全自动倍捻机配备传感器和PLC系统,实时监控断头、张力异常并自动停机报警。

  三、操作注意事项

  1.纱线预处理:

  确保原料纱线无结头、油污,避免堵塞导纱装置。

  2.设备启动顺序:

  先低速运行,待纱线路径稳定后再逐步提速至工艺要求。

  3.断头处理:

  停机后需清理断纱残留,重新穿纱时检查锭子是否缠线。

  4.温湿度控制:

  车间湿度建议保持60%~70%,减少静电导致的纱线毛羽。

  五、维护与优化

  1.日常维护:

  清洁锭子、导纱器,检查传动皮带磨损情况,定期润滑轴承。

  2.工艺优化:

  通过调整锭速与卷绕速比,平衡产量与纱线质量(如减少毛羽、提升强度)。

  倍捻机通过精密机械设计和自动化控制,实现纱线的高效加捻。其工作流程的核心在于两次加捻的物理机制和稳定的张力控制,操作时需重点关注锭速、卷绕速度及纱线路径的清洁度,以确保成品纱线的均匀性和强度。